罗曦:“后中导条约时代”,美国如何升级印太威慑战略
2020年11月11日  |  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21期  |  阅读量:5605

陆基中导升级与印太战略

美国印太威慑战略正呈现不断升级的态势,以B-52H战略轰炸机的“动态武力运用”强化对印太地区的延伸威慑,以舰机“航行自由行动”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实战威慑,以太空力量成军成体系建设强化跨域威慑态势。推动陆基中导的相关研发、部署、作战筹划,并保持对战略对手的军控施压,正在成为美国升级印太战略威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使陆军“多域作战”与美军“空海一体战”高度融合。自“空海一体战”概念出台以来,美国的国防建设重心逐渐向海空军倾斜,冷战时期“空地一体战”中陆军的传统优势难以为继。为扭转这一局面,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于2017年提出了“多域作战”概念,旨在打破军种、领域之间的界限,拓展陆、海、空、天、网、电等领域联合作战的能力,以提升陆军在未来联合行动中的作用。

在“多域作战”概念的指引下,美国未来重点发展陆基中导项目之一的“精确打击导弹”,可通过F-35隐形战机提供目标信号,实现各军兵种武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强化“多域作战”的战场效能。在关于陆基中导的具体作战想定中,搭载陆基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器的中程弹道导弹主要用于突防,即摧毁敌方防空反导系统关键节点,随后大规模前沿部署的陆基巡航导弹进行齐射飞行,并伴随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实现协同发射,从而与美军的“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高度融合。

二是使陆基中导成为对台威慑及作战行动的关键环节。在美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设想的对台威慑及作战行动中,陆基中导主要用于发挥瞄准中国舰上和岸上的关键防空反导节点,为后续作战行动奠定基础。此外,陆基中导还会重点打击部署在中国内陆的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卫星数据接收设施及控制站,切断指挥控制链等,此即“致盲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内已有在陆基中远程导弹上部署低当量核弹头的讨论,并认为若在日本等地部署陆基核中导,并强化美陆军与日本陆上自卫队协同部署远程反舰巡航导弹,能强化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威慑行动。2020年2月4日,美海军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配备了W76-2低当量核弹头,表明低当量核弹头已经进入实战部署阶段。

三是强拉三边军控谈判,保持对中国的军控施压。在军控问题上,美国意图复制冷战时期迫使苏联参与《中导条约》谈判的“双轨政策”,即“慑拉并举、软硬兼施”的两手政策。一是通过前沿军事力量展示、战略威慑态势升级、核武器实战化部署等“硬手段”,慑止和抵消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强大的兵力投送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二是以维护地区安全、推动军控进程为“幌子”,拉中国加入军控谈判进程为“软手段”,在保持对中国军控施压的同时增加谈判筹码。当前,《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第二轮谈判已结束,美俄就续约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即形成一个综合性但非正式的协议,并在后续谈判中将中国纳入进来,中国在该领域所受到的外交压力并未减轻。

众所周知,美国所担心的“中国导弹威胁论”并非真实存在,不过是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导弹领域的翻版。就数量而言,无论是常规导弹还是核导弹,中国与美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近年来虽有缓慢提升,但鉴于美国更为强大的地区反导能力和庞大的军事联盟网络,中美战略力量对比态势难以被轻易扭转。就质量而言,中国的导弹均部署于本国领土之上,且处于“低戒备状态”,主要作战意图均是解决领土和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本质上属于防御而非进攻态势。此外,即便中美之间的导弹数量对比发生逆转,鉴于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导弹攻防作战也绝非靠数量和质量取胜,而是与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火力投送、后勤保障等系统密切相关。对陆基中导,美国也是战略战役层面兼顾的“慑战并举”之策,既有在作战层面融合“空海一体战”的考虑,又有在战略层面升级印太威慑态势的考量,最终目的是慑止并打赢大国之间的“高端战争”。在思考和应对中美关于“中导较量”的问题上,应超越单纯数量之争、置于中美亚太军力对比的结构性背景并结合大国高端战争的系统性特征来看待。

(罗曦,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