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短视的西方政治,注定不会有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0年10月28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4775

观察者网: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以及超强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这一点和西方的选举政治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特朗普在上台之后迅速废止了前任奥巴马的医保改革方案。为什么中国能够延续十四个五年规划,而西方很难做到这一点?

张维为:西方制度下难以做出长久规划,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多党竞争导致的短视政治,即使一个政党制定了计划,另一个党上台可能就会把它推翻;二是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理性的个人基于自己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带来社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否定规划的作用。

我前几天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教授有个对话,我们讨论了他的新著People,Power and Profits,中文书名叫《美国真相》,这本书严厉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给美国带来的巨大贫富差距、深刻社会危机以及特朗普上台等现象,他认为美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否则很难走出危机,这也是我长期坚持的观点。

英文中有个单词,叫short-termism(短期主义),专门形容今天西方普遍存在的只顾眼前、不顾未来,没有规划的状况,这样的制度不走衰也难。最近美国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新冠感染人数已经接近900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3万,但整个国家连一个全国统一的防控疫情计划都没有。美国好几位传染病专家都在说:美国可能会经历一个“现代历史上最黑暗的冬天”。

观察者网:中国制定规划和执行规划的能力,在国际比较中十分突出,如何解释中国这种独特的能力?

张维为:我想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领导,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整体利益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部分利益党”;她是一个“使命担当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选举型政党”;她代表一个在内忧外患下跌入低谷后又发奋重新崛起的伟大民族,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舍我其谁”的政党。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提出要“追赶”和“超越”美国,否则中国要被开除球籍;理解小平同志主政后就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要让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百年”长远目标,而十四五规划是实现这个长远目标的重要一环。

总体上看,中国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从过去的只涉及经济的一元,到兼顾经济与社会的二元,再到今天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内容的多元。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将包括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民生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还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等很多内容。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