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实现碳中和!中国态度决定了哪些行业的命运?
2020年10月16日  |  来源:国际能源网  |  阅读量:6444


碳中和目标确立后,新能源行业欢呼雀跃,因为有了这个目标,必须要依靠新能源才能实现,新能源也将成为我国众多能源类型的主角。

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分析道:“如果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电力需求会增至目前的三倍以上,预计超过20万亿度电。如果按照2000小时年发电小时数计算,那就要有100亿千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量。所以未来40年里,平均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要达到2亿千瓦以上,当然也是一个由慢到快的逐渐加速过程。”

仅靠新能源并不够

实际上仅仅依靠全面发展新能源也并不足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一般来说,碳中和也可以称为“零碳”,因为释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抵了。在很多情况下,碳中和仍不可避免会释放一些二氧化碳,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或购买碳信用的方式抵偿。

这也被称之为“净零碳”,因为这只是“碳收支”相抵的结果。更严格的“零碳”是“总零碳”,即完全抛弃化石能源,只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这样系统内才不会有任何新增的碳排放。我们国家最有可能优先实现的目标是“净零碳”。

此时定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最直接影响是“十四五”规划对能源政策的制定。记者预测,此次“十四五”规划很大概率会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也会相应下调。

在当前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地缘政治风云变幻的形势下,需要用战略眼光看待煤基燃料,如煤制油、气、醇、醚等,以及煤基化学品,如烯烃、芳烃等对石油、天然气的部分替代,应在“十四五”规划中给予大力部署和支持。风电、光伏、水电、储能等建设规模也会呈现翻倍式规划增长。“十四五”规划还将以提高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进行奖惩。因为如果我们可以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可以减少消耗13.3亿吨标煤,从而可以减少34.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约占2018年碳排放总量的1/3。这对于我们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来说至关重要。

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二氧化碳的捕捉、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其变废为宝。国际能源网记者了解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二氧化碳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此外,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等。

为消耗掉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再利用产业也同样重要。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覆盖也是我们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未来的几十年的时间,土地资源会越发宝贵,荒地开发、沙漠变草场计划、植树造林计划会大踏步前行。

如果上述措施都用了依然不能满足最终的碳中和目标,我们国家或许会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碳交易,购买相应的指标,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预计很快全国各省会为此出台具体措施分解和落实碳减排目标,相信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国家一定可以按时履行承诺,尽显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