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陈康令:推动数字“一带一路”发展形成新模式
2020年08月14日  |  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15期  |  阅读量:5022

重要领域“赋能”

中国数字化领军企业在推动海外投资和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合作成果广泛。中国数字化企业充分发挥“赋能者”的角色,为合作国家带来领先的数字产品和技术,各国本土优秀企业则主要承担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导入,确保本土化特性。双方的合作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重点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信息技术服务与通信设施为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撑。近五年来,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2.5%,预计到2022年相应支出将达到3700亿美元。亚洲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已经和中东欧最大互联网硬件和消费电子分销商ABC Data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八个国家提供云计算产品和技术,涉及弹性计算、数据存储、网络、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帮助当地加速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35年,第五代通信技术(5G)将在全球创造约1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

第二,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服务成为推广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跨境电商是中国消费者接触进口产品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国家的食品饮料、美妆护肤、厨具、服饰、电脑办公产品等在中国热销。多家跨境电商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这一平台,扩大产品进口、助推国内消费升级。此外,数字金融领域的合作潜力也很大。目前在“一带一路”国家仍然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服务不足,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21%能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以银联商务、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中国数字企业,将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理念相结合,推广本地钱包、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手段,为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国家提供金融服务。

第三,智能化成为推进数字“一带一路”升级的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慧城市指数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企业浪潮集团与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企业合作建设云数据中心,为埃及、南非等国培训了近万名信息技术专家。在东盟,各国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中国企业还积极开拓非洲功能手机市场,解决新兴市场国家手机用户接入互联网等问题。

第四,产业融合加快数字经济转型。据测算,到2050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能源互联网总投资将达27万亿美元,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将超过80%。中国公司石化盈科搭建了石油和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ProMACE并进行国际推广,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制定智能供应链与工业互联网国际标准。此外,泛娱乐产业正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抖音国际版TikTok在与Instagram、Twitter和Snapchat等海外平台竞争中不落下风。在东南亚市场,腾讯音乐社交平台WeSing颇受欢迎,下载排名靠前。

未来,中国数字化领军企业应进一步与欧洲、美国、日本等数字化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开展数字“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企业拥有硬件设施制造能力强、跨境电商经验丰富、智慧城市方案灵活、支付金融科技水平高等优势;美国企业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云服务开发平台方面实力强大;欧洲企业在应对严苛数据监管与信息安全具有丰富经验。各方应在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的基础上积极合作,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分享数字经济红利、捕获数字经济价值,缩小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李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数字一带一路中心副主任,《观察者网》驻北京学术联络代表,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康令,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者、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

1 2
回到顶部